會議主題:濾篩
年會日期:2024年10月19日
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
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共同主辦
IG自拍、新冠疫情導致的情感兩極分化、以及引發「黑命貴」運動的結構性種族主義有什麼共同點?所有這些現象都隨著濾篩(filtering)機制的普遍發展而蓬勃、加劇。圖像濾鏡器創造令人信服的深偽,促進了梅勒(Hans-Georg Moeller)與德安博(Paul J. D’Ambrosio)所謂自我型設(profilicity)這新興身份形成範式。社交媒體內容篩選機制呈現不同現實給不同用戶,加深政治領域的兩極分化;其所創造出的後真相多元宇宙,連科學都無法統合鞏固。由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現象引發的情感分化可能是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論述中「編程產業」(the programming industries)將公民「無產階級化」(proletarianization)成為消費者的一種表現。演算法濾篩工具可說是數據科學家歐尼爾(Cathy O’Neil)所謂「編碼化的意見」,看似中立的技術性掩蓋隱藏了人類編碼者的主觀偏見。此外,正如諾柏(Safiya Umoja Noble)所指出的,由於盈利目標被編碼到搜索引擎中,對資訊的追求可能會受到種族主義偏見思想的滲透,從而導致執法暴力和種族定性等歧視行為。
演算法篩選機制的普及或許是一種當代現象,但其所表現的工具理性有長久的系譜。若依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所論,工具或主觀理性在笛卡兒(René Descartes)以及斯賓諾莎(Baruch Spinoza)理性論、甚至在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之時即種下根基。並且如格雷伯(David Graeber)所指出,人類對理性本身的基本慾望可以追溯到遠古,當時人們認為理性的價值在於能抑制創造力的任意性和破壞性,而隨著現代國家的興起,人們對於理性的看法已逐漸由約束轉變為賦能,但是不受遊戲規則約束的恣意創造依舊難以想像。而在後人類時代,布萊恩特(Levi Bryant)的「差異本體論」(onticology)中,濾篩表現於事物與其他事物的關聯,讓物件在局部體現中自我呈現,同時隱藏自己的潛態實質存有(virtual proper being)。當我們戴上口罩過濾新冠病毒時,我們是否想過,正如拉圖爾(Bruno Latour)提醒我們的,為了大地之母蓋亞的未來,該被濾掉或許是人類?
在英美文學史上,濾篩——從感知到中介、呈現、接收和反饋——始終存在。閱讀中世紀朝聖者坎普(Margery Kempe)的神秘主義,必須通過多重濾篩機制:她作為「這個生物」(this creature)的角色、記錄她口述的男性抄寫員,以及聖徒傳和自傳等文類。許多維多利亞時期的傳奇與冒險文學作品都是經由連載和插圖這樣的時間與空間濾篩機制來呈現的。我們也可以思考美洲原住民復興文學的社會政治目的,當原住民作家欲吸引非原住民讀者,這如何影響作品中對原住民生活的再現?而相較之下,非原住民作家的創作,如希勒曼(Tony Hillerman)的納瓦霍偵探,又濾出什麼樣原住民形象?在更廣的層面上,我們該如何重置或是關閉英美文學研究中隱含的國族濾篩機制,廣納混合文化傳統、跨越族裔與國家身份和背景的文學?
在理解濾篩在文學和文化史上的種種流變與體現後,我們面對許多迫切的問題:濾篩如何影響我們的自我與群體認同?濾篩如何透過感受經驗與敘事框架讓世界變得可以理解?在19與20世紀新帝國主義和21世紀全球資本帝國的興起過程中,濾篩扮演什麼角色?而我們該如何抵抗或重塑這讓我們自主同時也危脆的濾篩機制?
英美文學學會年會誠摯邀請各方來稿,論文可與以下子題相關或為主題其他延伸:
人工智慧與大數據
自我呈現科技
身份認同形成
障礙研究
認識論方法
數位與生物病毒
醫學與生物科技
去全球化
邊境和移民控制
結構性種族主義
社會正義
美國例外主義
理性
演算法治理性
21世紀批判
數位研究
物導向本體論和行動者網絡理論
動物研究
翻譯與改編
敘事性
生命書寫
媒體、中介與互媒性
出版形式與平台
少數群體之再現
世界文學